9 月 21 日,俄罗斯国防部发布通报,称防空部队在过去一夜击落了 19 架乌克兰固定翼无人机。这些无人机分布在不同区域,12 架被拦在克里米亚上空,4 架毁于黑海空域荆叶优配,2 架落在布良斯克州上空,还有 1 架被摧毁在库尔斯克州。
这不是俄乌之间第一次发生大规模无人机对抗。早在 9 月 2 日,俄罗斯就曾一晚击落 27 架乌克兰无人机,7 月份更是有过一夜击落 74 架的情况。而这次被拦截的无人机中,超过六成飞向克里米亚,这和近期当地的局势密切相关。9 月 15 日,乌克兰方面就曾宣布袭击了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的俄军 758 后勤保障中心,让这个负责黑海舰队油料、弹药供应的枢纽几乎瘫痪荆叶优配,俄军不得不分散转移装备。
为什么乌克兰会集中用无人机攻击这些区域?无人机袭击成本相对低,既能造成实际军事损失,还能起到心理威慑作用。克里米亚是俄军在南部的重要据点,黑海舰队的行动离不开这里的后勤支持,布良斯克州和库尔斯克州则靠近俄乌边境,是俄军物资运输的关键通道。打击这些地方,本质是想削弱俄军的后勤和行动能力,从 “系统打击” 上压缩对方的作战空间。而俄罗斯密集拦截,一方面是保护这些关键区域的安全,另一方面也是在展示自己的防空能力,向外界传递安全信号。
展开剩余45%有网友说,能一夜打下这么多无人机,说明防空系统确实靠谱,能守住领土安全。但也有网友表达了担忧,觉得无人机袭击越来越频繁,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,普通人才是最受苦的。还有网友注意到无人机在战争里的作用越来越大,这场冲突已经成了无人机作战的 “试验场”。
有分析认为,俄罗斯这次能成功拦截 19 架无人机,说明其防空体系在不断优化,探测和打击能力都在提升。但反过来想,乌克兰能一次性派出这么多无人机,也意味着其获取无人机的渠道很稳定,而且打击目标越来越精准,已经从之前的侦察骚扰升级到针对后勤命脉的攻击。这种 “你来我往” 的无人机攻防,可能会成为接下来对抗的常态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无人机袭击不仅影响军事部署,还搅乱了普通人的生活。7 月份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时,四个机场都被迫实施航空管制,航班大面积受影响。这次被袭击的区域里,布良斯克州的居民早就习惯了频繁的防空警报,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说,晚上听到爆炸声根本睡不着,只能躲进避难所。
一夜击落 19 架无人机荆叶优配,看起来是俄罗斯的一次防御胜利,但背后是双方对抗模式的转变。无人机让战争的形态变得更隐蔽,也让冲突的影响离普通人更近。大家讨论战果的同时,更关心的其实是这场看不到尽头的对抗,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停下来。
发布于:河北省万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